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资质荣誉
合作伙伴
屈原文化
端午习俗
汨罗粽子
非遗传承
在线客服
联系我们
湖南省屈之源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个人中心
搜索
湖南省屈之源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文章详情
副标题
深度专访:2000年非遗工艺守护者
2023-04-05
1
在湖南省汨罗市屈子祠镇金山村,有一家只做手工牛角粽的厂,粽厂原来是由一家村里中学改造来的。
厂前办公区域基本还保存着学校教室的模样,如果不是门前石墩上刻着“汨罗粽子特色产业园”,真的很难知道这里竟然是家粽子加工厂。
周本茂
,就是这家厂的负责人,我们都叫他周总,他平时总带着副感光变色眼镜,白天
室外见他,像是带着个墨镜,说话时偶尔切换我们听不懂的汨罗话。
其实我以前并不知道汨罗这个地方,对汨罗、汨罗江、屈原、粽子、端午之间的故事,知道的也很少,不过这次从周总那倒知道了不少当地的故事。
汨罗江是中国为数不多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,她就像夸父,百折不回地追赶着太阳。
除了屈原,杜甫、黄庭坚这两位伟大诗人,也长眠在汨罗江畔,另外,屈原“十二疑冢”也有着感人的故事。
今年见到周总,依旧是运动鞋、冲锋衣、摩托车的组合,
在他的办公桌上,没有任何浮夸的摆件。
办公室的长椅上放置着被褥、地上放着我双手也举不动的哑铃、墙上挂着一幅“天道酬勤”、联想电脑旁边放着一本红封皮的《楚辞》和98 年修订的《新华字典》。
*周总的办公桌
“我老婆总念叨我,让我买一身像样的衣服,不要天天背着个包、穿着跑团的衣服、骑着摩托车去市里见领导。
但是我就是这个样子啊,衣服干净没有补丁就可以了。
2000年那时候,买一双鞋子要三百多块,现在觉得没那个必要。”
*周总骑车带着老婆
在回来负责粽子厂前,中专生的他,靠着谦虚、努力、好学,在人才辈出的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里,成长为可以管理两个工厂的质量控制负责人。
“流程和细节控制好,结果好是必然,如果没控制好,结果差那也是必然。”
“对待工作他非常有原则”。
他老婆抱怨道。
有一次她因没按要求储存原料,导致原料变质报废,周总直接扣罚她500元。
“有时都被他责备到掉眼泪”。
2
在周总的人生信条里:
只要踏踏实实做,就一定能把事做好。
“那时候在广东工作,需要购买相关书籍的时候,要从小县城坐3个小时的大巴,去广州买。我在同批人里,晋升算是挺快的,你不努力就会被淘汰,没办法呀。我一个中专毕业生,仅学了一个学期的英语,在港资外企,刚开始很多文件几乎都看不懂。”
从世界五百强工厂的主管,“降级”到乡镇小厂负责人,不管从工资待遇还是生活水平,“那真的是从高往下跳的”。
我问他为什么放弃优厚待遇回来,他并没有说一些关于文化传承和情怀的话,而是很真实地分享:是承担和责任——作为家里长子的承担和对父母尽孝的责任。
“在外打拼了二十年,不经常回家陪伴父母,虽然给了钱,但是老人家舍不得花,病了就是硬扛,子女都不在身边,怎么搞?”
听得出来,对于父母,他的内心是有愧的。
那时,周总妹妹远嫁他方、弟弟还在创业中,作为家里的老大,只要辞职报告一交,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,最省事了。
“其实我是喜欢闲适的生活的,很享受现在的工作环境,早上五点起来跑步,去年跑了全马”
,他说既然选择了一件事,就要努力做好。
他改造旧厂房、亲自设计新厂房的生产线和流程管理,用于粽子的生产。
挨着厂子的树林里有好几种不知名的鸟,叽叽喳喳,和周总在长廊畅聊,不知不觉雨渐渐停了。正好加工粽子的时间到了,我们穿过走廊,去后面的粽子车间查看粽子加工环节。
3
传统手工牛角粽(像牛角一样的粽子)加工流程工序有15个,分别是
选料、洗米、浸米、拌米、洗料、制馅、洗叶、打壳、装底米、投馅、装盖米、包裹、扎线、蒸煮、出锅。
手最快的包粽人,一分钟能完成2个半。
*香畴生态粽(点击链接了解详情)
其实我很好奇,市面上那么多形状各异的粽子,粽厂为什么只包牛角形状的粽子?难道我们纪念的不是同一个屈原么?
“说实在的,粽子其实没什么特别的,现在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,而是一种日常食品,作为粽子食品,其实哪里都一样,
不过在端午,汨罗的就是不一样。
”
(可进入视频号观看3月16日在粽子厂的直播回放哦~)
那为什么一定要包成角状而不做成方形或圆形呢?
说到这里,不免要回溯端午吃粽子的历史:
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,面对祖国被侵略,屈原心如刀割,
最终他抱石投汨罗江自尽,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乐章,而这注定响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*湖南省汨罗江畔屈原骚坛,坛址为一小丘,相传屈原作《离骚》《九歌》于此。
即使过去了两千多年,每年的五月初五,人们依然用龙舟竞渡、吃粽子的风俗,来纪念他。
其实早在先秦时期,就盛行以公牛来祭祀社稷之神(社为土地神,稷为谷物神)的风俗。
《诗经·周颂·良耜》本是一首周天子在秋收后祭祀社稷的乐歌,其最后四句称:“
杀时犉牡,有捄其角。以似以续,续古之人
。”
意思是,杀头大公牛,牛角弯又长。年年这般来祭祀,继承先人设宴飨。
所以牛角在古代具有祭祀的象征意义。
粽子古称角黍,是粽子最老的称呼,角黍早期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,而祭祀的时候,一般会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。
经过后代衍化,用箬叶、芦苇叶等包各种形状的粽子。
*濯缨桥,传说屈原被放逐汨罗江时常在此桥畔洗缨(1953年新华社摄)
不过只有牛角粽,对于汨罗人来说,是更能承载前人与后来者悠久的家国情怀的
,在这里吃着从历史长河中走过来的“粽子”,历史的味道也会越发丰厚起来。
“我们不仅有
文化,还有用料讲究、好吃的粽子。
粽叶是我
亲
自考察过的,都
是自然野生,精选出来的。糯米是你们谦益生态自种的,甚至麦芽糖、馅料、调味料都是你们家的。”
周总说在他20多年的工厂管理经历中,真没怎么遇到过,像谦益这样带料加工的。
就像挑剔敏感的食客去餐馆吃饭,自带食材一样。
“不过,距离让更多人知晓和喜欢的路上,还需要我们共同学习求索。虽然过程比较痛苦,但我们的传统非遗工艺,得一直做下去,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了。”
分享
发表评论
登录评论
匿名评论
提交
提交
电话咨询
在线地图
在线留言
分享